免费领取大会全套PPT     

领取PPT

立即参会

张恺

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金融智能专委会副主任

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博士,专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研究15+年,在金融/工业制造领域从事算法相关技术研发与团队管理工作,对大模型预训练到应用,互联网个性化推荐及广告算法服务有深入研究和实践,具备多次从零到一构建数据团队或算法团队的经验。 带领团队构建AI平台,沉淀数十项文本解析,图像识别,语音识别等基础标准化能力,并通过传统AI结合大模型的方式实现金融数据治理、智能客服,智能投研及投顾,智能舆情分析服务,智能风控反欺诈,个性化推荐及搜索服务等各类AI产品和智能化服务,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,具备千万级日活产品设计及构建能力。

演讲主题

开源赋能:可信金融智能体的发展与实践

本次演讲聚焦 “开源赋能可信金融智能体” 这一核心主题。随着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深度渗透,金融智能体作为集感知、推理、规划于一体的智能形态,其 “可信性”(安全、合规、可解释等)成为行业应用的关键前提。演讲将探讨如何通过开放协作、透明化机制和社区力量,为可信金融智能体的技术研发、标准构建和场景落地提供支撑。同时,结合实践中的 RAG 技术、模块化架构等案例,分析提升金融智能体信息溯源能力、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具体价值,并客观剖析开源模式下数据安全、合规性等挑战。最终,展望通过共建开源生态,推动可信金融智能体的规模化应用,助力金融行业实现更智能、更安全的服务升级。 大纲: 1.引言:金融智能体的兴起与可信诉求 简述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渗透加速,金融智能体作为重要应用形态,其在风险控制、合规审核、智能投顾等场景的价值。强调金融行业对 “可信” 的特殊要求,即需满足安全性、可靠性、合规性、可解释性等核心诉求。 2.开源的力量:助力可信金融智能体构建 开源模式在技术创新中的优势:开放协作加速模型迭代、透明化提升可解释性、社区共建降低行业门槛 3.实践探索与挑战 可信金融智能体的实践方向:结合 RAG 技术增强信息溯源能力、通过模块化架构提升系统可靠性、依托 MCP 协议实现高效协同等。 4.开源模式下的挑战: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(金融数据敏感性)、模型鲁棒性保障、知识产权与合规风险等。 5.未来展望:共建开源生态,推动可信发展 展望开源技术与金融场景深度融合,实现更安全、高效的智能服务。

© boolan.com 博览 版权所有

沪ICP备15014563号-7

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949号